青春期叛逆有很多種,家長做好3個“盡量”和7種行為

青春期的叛逆表現(xiàn)為很多形式:不喜歡說話,突然變得和家長沒有話聊;就要和家長扭著來,你說得我就是不做;我就要特立獨行地做我自己等等。

叛逆的表現(xiàn)有不同的方面,家長可以注意觀察自己的孩子屬于哪一種,對癥下藥。對于青春期的叛逆,以下幾點建議各位父母可以嘗試:

建議

01

盡量不要硬碰硬

很多孩子在這個時期都會覺得“家長是過時的,是無法理解我的,因此你們說得就是不對的”,往往在有不同意見的時候,家長越說不要去做,孩子就偏要去做。

那么為了避免一些比較極端的事情發(fā)生,建議家長采取比較柔和的態(tài)度,實在談不攏的情況下,可以擱置一晚去尋求其他的解決辦法,打罵、突然嚴格限制零用錢、把孩子關起來這些都不是好的解決辦法,反而可能會刺激到孩子做一些出格的事情。

建議

02

盡量少嘮叨

少表現(xiàn)出“我們?yōu)槟愀冻隽硕嗌俣嗌佟边@樣的念頭。“嘮叨”基本是中國家長,尤其是中國媽媽都會有的一個表現(xiàn),而其實往往這些嘮叨并不管用,還會造成反感或逆反心理。

更有些家長會常年把諸如[別人家的小孩],[你知道我和你爸爸每天有多辛苦嗎],[我們都是為了你]等等這類的話掛在嘴邊,孩子聽了這些除了有點煩有點小歉疚以外其實真的不會改變什么,反而這樣時間長了以后孩子會變得不喜歡和家長交流。

建議

03

?盡量采取迂回政策

很多孩子在這個年紀往往會比較能聽得進去同齡人的話,覺得自己是被理解的。因此不妨找年紀稍稍大一些的哥哥姐姐和孩子進行交流,通過他們來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心理,也可以適當?shù)刈尭绺缃憬銖乃麄兊慕嵌葹楹⒆又v解一些家長們所希望傳達的事情,從而去為青春期的孩子提供幫助和引導。

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往往并不意識到自己是在青春期的叛逆中,其實家長也沒必要非和孩子提起這個概念,潤物細無聲,更多的是在背后的默默努力!

青春期叛逆有很多種,家長做好3個“盡量”和7種行為

青春期的孩子就是“想做自己”,為了證明自己能作主,多數(shù)情況不愿意順著父母的意思走,因為孩子想告訴你:“我跟你不一樣,我長大了,你沒發(fā)現(xiàn)嗎?”

在這個時期有哪些行為是不受孩子待見的呢?作為家長又該怎么和孩子相處呢?以下七種行為,你一定要注意!

1
批評孩子的行為

有位學生去補習班補習,在公車上睡著了,老師打電話到家中查問,回家時媽媽便興師問罪:“那么短的距離,你也睡得著……我早告訴你,晚上不要一直上網,那么晚睡……”

雖然媽媽說得都對,但當父母賺到道理后,得到的卻是小孩對你的不滿。本來孩子應該責備自己,但因為被罵,他開始遷怒,將倒霉的氣轉到你身上,覺得父母也該負責!

建議媽媽們換個角度想,改以獎勵的方式,鼓勵孩子解決補習不能準時抵達的問題,否則下次發(fā)生同樣的情形,小孩很可能被情緒帶著走,坐過站就干脆不去了。

2
批評孩子的朋友

多數(shù)父母知道子女的朋友有品行問題,都會希望子女能保持距離。如果父母說,“不要與某某人交往,他會把你帶壞”或“某某人簡直是你的最佳損友”,孩子不會覺得你在關心他,只覺得:“媽媽在攻擊我的朋友”,基于正義感,一定要保護朋友,對抗父母。

“怎么大人都是這樣,他只是不愛讀書而已,并不是壞孩子;再說,你不信任我嗎?你覺得我沒有判斷事情的能力嗎……”

這時,如何溝通是媽媽的最大挑戰(zhàn),單純的好心不表示子女聽得進去,若想把自己的人生經驗與智慧送給孩子,不妨換個角度和子女討論:“如果你不能穩(wěn)住自己,就會害他被別人說是他把你帶壞的?!碑斎?,這樣的討論暫時到此為止,但仍要持續(xù)注意子女后續(xù)的表現(xiàn),并適時地關心與提醒,才不會惡夢成真。

3
糾正口頭禪

青少年多有口頭禪,但只要父母一糾正,彼此溝通關系就結束了。

我們可以對他的表達有所疑問,但不要直接反應他是不對的。例如:可以問他:“屁是什么意思?”“會不會被誤解你很愛放屁?”或“你說‘屁啦!’是生我的氣嗎?”

如果孩子偶爾脫口而出臟話、三字經,可能是同儕間流傳的語匯,或自覺很酷,故意說出口。父母如果覺得聽起來刺耳,不妨用經驗和智慧接受挑戰(zhàn),不直接把孩子說的話當成是對父母的攻擊。

找尋適當時機,和孩子討論:說臟話或罵三字經給人的感覺。

如果孩子嘴硬認為,“不會呀,我覺得很酷!”千萬不要繼續(xù)辯下去,只要心平氣和提醒孩子:這個家是大家共有的,家長有權利規(guī)范這個空間的“環(huán)?!睒藴剩豢梢栽诩艺f粗話、罵三字經,以示對家長的尊重。

至于將來他們?yōu)槿思议L,想規(guī)劃什么家規(guī),由他們自己決定。

青春期叛逆有很多種,家長做好3個“盡量”和7種行為

4
喜歡做結論

父母提供經驗分享時,最好讓子女自然而然有心得,而不是將結論告訴他。當然,這需要過程和時間,如果父母的分享只是分享,讓教化隱藏于無形,子女通常會參考。若一定要子女遵循,子女就會問“為什么”,反而不會去想對自己有何好處,尤其是和媽媽關系親密的兒子,此時會把媽媽看扁,甚至和媽媽對立。

“青春期的孩子就是‘想做自己’,只要結論是媽媽說的,為了證明自己能作主,也會有其它好主意,絕對不會順著媽媽的意思走,因為小孩想告訴你:我跟你不一樣,我長大了,你沒發(fā)現(xiàn)嗎?”所以媽媽要有更寬大的心胸來原諒孩子,承認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,否則日子會很難過。

5
不信任子女

愈信任孩子,孩子愈會讓你信任。即便孩子曾嚇唬你:“有很多事我并沒有完全告訴你!”或媽媽擔心孩子受到同儕影響,對孩子所說的話,還是要99%相信,千萬不可坦言:“我覺得你一定會被誰影響?!?br style="max-width: 100%; box-sizing: border-box !important; word-wrap: break-word !important; overflow-wrap: break-word !important;" />

當然,這并非意味著媽媽就不能查證,或再次確認孩子是否言行一致,只是方法需要更有技巧。例如:當發(fā)現(xiàn)孩子這陣子行為比較浮動,可試著關心他:?“是不是發(fā)生什么事?”同時藉由電影或電視劇情談論:“如何不受魔力的誘惑?”、“電影《魔戒》的主角為何將魔戒丟掉?他怎么做到的?”找到共同的話題點。

6
偷看隱私

為了解子女,有些媽媽常忍不住偷看子女的日記,看了又擔心,擔心就忍不住去問,問了就穿幫,親子關系因此破裂,得不償失。其實了解對方的正當方法是學習如何溝通,例如:與子女分享自己小時候的糗事或失戀經驗等,孩子只要心有所感,一定會發(fā)問或分享自己的想法。

曾有個女孩提到,母親送她最好的禮物,就是尊重她的隱私權。事實上,父母尊重及相信孩子,青少年會很感激,所以千萬不要偷看他們的信件或日記?;蛟S媽媽會想:又沒什么見不得人的事,看看會怎樣?但孩子的想法是:希望不受干擾,擁有一片自由不受監(jiān)視的天空。

維持良好關系比問清楚每日行蹤細節(jié)更重要。“其實建立好關系,他們什么都肯跟你說?!彼悦鎸⒆忧啻浩跁r,父母應關心“如何讓親子關系不要斷掉”,而不是“你做了哪些行為?”

例如:當孩子沉迷電玩時,只是一味地不準他上網,或扣除零用錢,不讓他到外面上網,就是指關心他的“行為”,但如果父母可以問孩子,沉迷是什么樣的心情?什么時候開始的?當時有什么事情發(fā)生嗎?在逃避什么事情?我可以協(xié)助你嗎?反而會讓孩子覺得窩心,了解父母是真的想幫助他解決問題。

7
過度關心

不要讓孩子覺得媽媽的愛有負擔。有位做老師的家長,每天都要等兒子放學一起回家,中午還會逛到兒子班上看他,讓兒子備受壓力,覺得受到監(jiān)視,似乎成績稍稍不好,媽媽都會第一個知道。

猜你喜歡

微信咨詢
微信咨詢
QQ咨詢 報名熱線
返回頂部